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学部)碳汇监测评价团队持续助力省市“双碳”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9-10
作者:生态环境学部
浏览次数: 10

近年来,我校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学部)主任(部长)夏江宝教授领衔的碳汇监测评价团队聚焦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价领域,精准对接山东省和滨州市在“双碳”发展方面的迫切需求,持续深耕山东省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价工作。

目前,团队已完成及正在承担多项省市碳汇监测评价项目,累计获得经费700 余万元。山东省自然生态系统(草地/湿地/林地)碳汇监测评价工作分别针对山东省草地、湿地和乔木林地生态系统,开展碳汇监测,构建碳计量模型,评估生态系统碳汇提升潜力及侵蚀对林地碳库的影响,填补了区域内相关生态系统碳汇研究的空白,为我省制定碳汇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滨州市范围内,团队研究主要聚焦滨州市林草生态系统,旨在摸清滨州市林草业碳汇“家底”,为滨州市林草业碳汇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团队围绕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价的核心内容,克服野外采样中交通不便、高温炙烤,样品测试中数量庞大、昼夜连班,模型研建中参数繁多、迭代冗余等困难,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在自然生态系统碳储量测算、碳计量模型研建、碳汇潜力评估及碳汇价值实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目前已发表论文50余篇,制定碳储量调查团体标准2项,申获专利5项,获批软件著作权8项。

团队的研究工作充分彰显了学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实力与责任担当。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山东省林科院、山东省林保中心、山东省水文中心、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采纳,为地方碳汇项目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林地碳库侵蚀防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有效推动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 “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

山东航空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学部)碳汇监测评价团队,将依托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碳汇滨州市工程研究中心,继续深化与政府、企业的务实合作,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力争在碳汇监测评价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滨州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碳汇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山航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