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当前位置:

首页  招贤纳士

一、人才招聘学科

单位名称

招聘学科专业(方向)

联系人

职务

联系方式

简历投递邮箱

生态环境学部

>  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方向)

>  林学(林业生态)

>  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方向))

>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夏江宝

部长/科研处处长

0543-3191456
13561588753

xiajb@163.com

崔倩

主任

0543-3195580
15550261987

704192969@qq.com

二、报名方式及联系人

联系人:夏老师,崔老师

话:0543-31918661356158875315550261987

E-mail:xiajb@163.com;cuiqian.1989@163.com    

址:https://sthj.bzu.edu.cn/

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五路391号

编:256603

 附件:山东航空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docx

三、人才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政治素质高,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恪守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身心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二)高层次人才

1.第一层次:

在本学科领域研究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取得卓越成就的顶尖人才,符合山东省《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实施办法》所列“杰出人才”或具备相当水平的杰出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2.第二层次:

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领军人才;或相当水平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3.第三层次:

学术造诣精深,在本学科教学科研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带领、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内外杰出人才;或相当水平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4.第四层次:

科研创新能力突出,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有较大影响的青年拔尖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5.第五层次:

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好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6.第六层次:

国内外公认高水平大学毕业的科研成果突出的博士(后);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三)青年博士:

具有良好的教育经历、较好的教学科研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特别优秀或急需的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1.A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突出的业绩成果,具有突出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发展潜力。

2.B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较高的业绩成果,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发展潜力。

3.C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优秀的学术成果,具有优秀的发展潜力。

4.D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良好的学术成果,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人才引进待遇

人才类别及层次

年薪
(万元/年)

安家费
(万元)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备注

实验学科

非实验学科

高层次人才类

第一层次

通过“一事一议”确定相关待遇和工作条件

配偶符合山东省人事调配政策,按政策解决。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60-120

160-300

120-200

40-60

第四层次

40-60

130-160

60-120

20-30

第五层次

30-40

100

80

40

第六层次

20-30

100

50

20

青年博士类

A

 

100

50

20

1.A 类博士(后)可直接聘为校聘教授,B 类博士(后)可直接聘为校聘副教授。
2.未取得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新进博士,岗位绩效工资按副教授
(教师七级)岗位标准核发,期限为三年。
3.配偶工作安置按照滨州市相关政策解决。

B

 

60

30

15

C

 

40

20

10

D

 

30

●学校急需的特殊、紧缺人才,根据实际情况,待遇“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上述待遇均为税前金额,具体待遇以当年招聘信息为准。
●依照地方相关政策,符合条件的可连续三年享受滨州市生活补贴5000 元/月(“双一流”建设学科、TOP200 高校为7500 元/月)。
●引进人才符合相关人才政策规定的,享受相应政策待遇。

(一)全职引进人员均为事业编制。

(二)引进人才配偶符合山东省人事调配政策的,按政策解决;属滨州市外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滨州市原则上对口安置。

(三)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申请就读滨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校协调滨州市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就读山东航空学院附属小学,不受学区限制。

(四)引进人才可根据滨州市政策拎包免费租住人才公寓,也可入住学校周转房。

(五)引进人才在滨州市购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

(六)符合各级人才工程入选条件的,学校将积极引荐,推荐成功后同时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七)入选市级及以上人才工程的,享受相应免费健康查体等医疗保障待遇。

(八)安排博士办公室,配备必要办公设备;在科学研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创新团队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设备购置和科研用房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学校简介

山东航空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高校,坐落于兵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市。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设有19个二级学院、3个直属科研机构,拥有58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203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近1200人,其中,博士430余人、高级职称450余人,国家级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泰山学者、省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余人次,拥有省级教学科研团队26个。

建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交通运输、资源与环境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着力打造与产业密切结合的航空航天、生态环境、材料化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智能控制、生物医药、教师教育8大应用型专业群。拥有12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师范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

全国首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目前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二级学院14个、专业52个。拥有141航校等7个中国民航局行业资质平台,是全国拥有航校的三家本科高校之一。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简介

2004年5月,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立。2007年3月,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批准滨州学院建设“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2011年8月,实验室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的建设评估验收。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70人(固定科研人员42人),博士6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0人。实验室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滨州市首批五个优秀创新团队之一,并记滨州市集体二等功;生态学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生态学本科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实验室面积665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916余万元,其中,进口仪器设备总值1200余万元。建有生态模拟、生态过程、林草生态工程、湿地生态、生态毒理、生理生态等实验平台。实验室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三星级”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

实验室深入贯彻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重点开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盐碱地及贝壳堤生态系统演变与生态修复研究,揭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演变规律,阐明水盐-生态-经济相互作用机理,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与模式,提出黄河三角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对策,为黄河流域下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黄河三角洲盐碱类湿地退化过程与生态修复技术,盐碱地绿色改良与综合治理,贝壳堤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石油污染物降解技术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授权国家专利33项,出版学术著作53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60余篇,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25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