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2025年11月6日,山东航空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与惠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党委,在惠民县国有沙窝林场联合开展“党建共建聚合力 生态保护谋新篇”主题联学联建活动。双方以资源共享为纽带、实践共建为支撑,构建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党建新格局,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惠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希温、国有沙窝林场书记韩小利等出席会议。我校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学部)党委书记于峰,科研处处长、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学部)主任(部长)夏江宝,合作发展处副处长李军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惠民县国有沙窝林场是当地生态保护核心阵地与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林场依托“森林在侧 白鹭相伴”的生态优势,打造集理论学习、政策培训、实践锻炼于一体的研学培训中心,形成了“党校课堂+现场教学点”的特色教育模式,为本次联学联建活动提供了优质实践平台。活动伊始,双方党员同志共同参观沙窝林场林草资源标本馆、野生动物救助点、楸树杜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国有林场种苗基地试点样板田,详细了解林场在生态修复、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的实践成果,深刻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理论学习研讨环节,双方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集中学习与交流。于峰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夏江宝强调要以党建引领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与科研优势,为地方生态治理提供智力支撑。张希温结合部门职能,分享了惠民县在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成效,就当前生态保护难点问题与参会党员进行深入探讨。

为推动联学联建成果落地见效,双方举行战略合作协议及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协议签约,并进行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根据合作共识,双方将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聚焦三大重点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合作。一是共建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依托沙窝林场红色资源与高校理论优势,开发党建与生态保护融合的特色课程,开展常态化党性教育;二是共推科研与业务协同,围绕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等课题组建联合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地方生态治理能力提升;三是共促人才交流培养,通过互派挂职、基层实践、专题培训等形式,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与双向赋能。


此次联学联建活动是山东航空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工第一党支部和山东航空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工第二党支部深化党建创新、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惠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党支部和惠民县国有沙窝林场党支部拓展党建阵地、提升业务能力的有益探索。下一步,双方将以此次联学联建为起点,持续深化党建共建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创新合作形式,推动党建工作与生态保护、科研创新、地方发展深度融合,为守护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迎接党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